读书沙龙 | 想象的共同体——民族的起源与散布

  • 发布时间:2016-03-15
  • |
  • 作者:暂无
  • |
  • 阅读次数:
《想象的共同体》
 
读书沙龙:民族的起源与散布
 
3月9日晚


我校图书馆一楼展厅举行

 
 
图书馆馆长黄忠顺、师范学院副院长陈庆祝出席本次沙龙并对“民族主义”这一话题展开了详细的讨论。
对于馆长与师范学院的副院长之间展开激烈的学术交流,没有亲临现场的小伙伴们是不是感到惋惜呢?
 
 来吧,坐上实验班的时光机,带你穿越到现场!
 
 
 
    陈庆祝老师首先肯定了本书的译者吴叡人的翻译,并对本书进行了简单的介绍。“本书涉及的领域很广,涉及了政治学、历史学、社会学、语言学、文学等问题。安德森的《想象的共同体》在民族主义这一问题的研究上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,他从文化角度建构民族主义,探讨了民族的产生与起源,还把民族主义浪潮分为四波,从而论证自己的观点:民族主义是一种想象的共同体,并且是被想象为本质上是有限的,同时也享有主权的共同体。”接着,陈庆祝老师认为:“本书的价值在于,安德森提出了文化的建构方法,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的过度。再者,尽管安德森是个有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学者,但其的立场与学术完美地统一,体现了学术的严谨性。文学在文化认同中起到很大的作用,在建构民族、国家叙事中承担了功能。”
 
 
 
 
    馆长提到,民族被构建出来,我们应该固话还是超越这个建筑?我们应该重新建立自己的观点去抵抗别人的观念,还是接受它、跨越它,从而实现跨文化的融合和理解?另外,安德森这本著作里没有提到中国,这也是它空缺之处。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,民族融合是我们国家在几千年来演化成的,其建构时间特别长,是在遭受外国入侵的漫长过程中建构起来的。而西方则不同,欧洲民族主义建构历史比较短,刚建立起来就完 成了建构。既然中华民族的建构过程那么漫长,但为什么中国的民族主义建构过程却不会中断?中国是从天下观念走向民族观念,此外,中国的文言文历史悠长,中国人都比较完好地继承了文言文,为民族的建构提供了重要的保障。
 
接下来到了最重要的提问环节
 
    陈基阳同学曾经看过一篇文章,内容大概是这样的,在纽约这个城市里,各种文化都在交流,成为一个世界文化村。有一次举办文化活动,来自各个国家的人都可以平等地为自己的文化发言。中国则不同,在上海、广州这些国内的城市里,虽然这些城市都有很多外国人,但他们没有表达自己文化的机会,他们更多的是选择入乡随俗,接受中华文化,而不能在中国发扬自己的文化。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,他们的移民文化造成文化间的交流,中国是在接受与反抗之中去接纳新文化。
    日本文化与中华文化有一部分的融合,像东北地区住了很多日本人,而且日本文化在那里也很盛行,可是为什么日本文化无法列入中华民族?
 

黄忠顺老师:    

明代之前,日本是认同中国的,唐宋时期两国的交流频繁。但到了明代,中国被外国入侵,日本人认为中华文化消失了,而他们则作为另一种中华文化存在这世界上。清代英国打败中国,日本人便认为自己的文化更优越于中华文化,这样的优越感来自于中国一再的失败。


陈庆祝老师:

在这本书里也提到了大和民族,安德森把日本的民族主义归纳到第三波民族主义。“崖山之后无中国”,日本史学界认为是日本人继承了中华文化。从民族角度来说,日本民族在明治维新之后,把传过去的中国文化进行了改造,并和西方文化进行同步,建立一个现代化的民族。中国在清朝时,已经没有能力让别的国家接受学习自己的文化。


徐碧霞:

民族被想象成一个共同体,尽管在每个民族内部可能存在普通的不平等剥削,民族总是被设想为一种深刻的平等的同志爱。这个想象的共同体并不局限于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,它们可以通过互相交流,成为一个共同体。
 

陈庆祝老师:

    共同体有各种各样的,比如一个班级聚集一起讨论一本书或者一起做一件事情,这都是一个共同体。共同体有各种各样的,安德森则把一个民族建构成为一个想象的共同体。

黄敏茹:
 亨廷顿在《文明的冲突》中提到当今世界上的战争都是由于文明之间的不同造成的。造成文明间冲突的其中一个原因会不会是由于民族认同的形成?
 

黄忠顺老师:

    可以做这方面的理解。在民族形成之前的战争和民族形成之后的战争有着极大的不同。在16世纪,民族还没形成之前,参与国家战争的士兵都是雇佣的,也就是骑士。他们是没有民族认同的,只要有利益有佣金,他们就会为哪一个国家效力。

 

    本次读书沙龙带给了同学们不一样的文化感触,

。从学术研究方法、理论的适应性、意识形态、翻译者等角度,陈庆祝老师阐明了自己对这本书的看法以及思考。黄馆长则指出中国这个文化共同体的两个特点——多民族、建构时间长。随后,两位嘉宾和同学们讨论了“日本为什么没有被纳入中国共同体”、“共同体的形成条件”等问题。
        我们,下期见。